世界十雄师事名著

产品时间:2023-05-07 07:11

简要描述:

一、《孙子兵法》,时间:约公元前512年,作者:孙武(中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一部2500多年前的兵书,至今仍然在不停地被世人解读和学习,其影响力不局限于降生地而是辐射至整个世界,其生命力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渗透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这部兵书就是中国春秋时代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推荐产品
详细介绍
本文摘要:一、《孙子兵法》,时间:约公元前512年,作者:孙武(中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一部2500多年前的兵书,至今仍然在不停地被世人解读和学习,其影响力不局限于降生地而是辐射至整个世界,其生命力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渗透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这部兵书就是中国春秋时代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AOA官方入口

一、《孙子兵法》,时间:约公元前512年,作者:孙武(中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一部2500多年前的兵书,至今仍然在不停地被世人解读和学习,其影响力不局限于降生地而是辐射至整个世界,其生命力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渗透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这部兵书就是中国春秋时代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内容共13篇,包罗计篇、作战、谋攻、形篇、势篇、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展现了战争的一般纪律,并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详细方法。    书中探讨了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种种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以朴素的哲学辩证思维研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逻辑缜密,常读常新。

    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吴国将军、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军大破楚国军队,占领楚的国都郢城,险些死亡楚国。     二、《战争论》,时间:1832~1837,作者:克劳塞维茨(德国)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生长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全书60余万字,分3卷8篇,划分叙述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进攻与防御和战争计划等。作者展现了战争附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气力的作用,论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军力歼敌等理论。

    只管该书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分析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三、《制空权》,时间:1921年,作者:杜黑(意大利)    航空为人类开发了一个新的运动领域——空中领域,效果就一定形成一个新的战场。

——杜黑        1916年冬季的一天,在意大利军事牢狱的一所牢房里,一位年近50岁的武士身披一件没有军衔的绿黄色军大衣,陷于深深的沉思。他百思不解:为了军队淘汰伤亡,取告捷利,向上司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判我一年羁系?    这个武士就是杜黑。

此人思想敏锐,知识面广,对新事物十分感兴趣。还在飞机问世不久他就判断:“天空即将成为新的作战空间。现在人们都在强调制海权。但不久就会看到,制空权比制海权更重要。

”今后 ,身为陆军军官的杜黑开始潜心研究空中气力的使用。1916年,他用自己的新军事思想,猛烈品评陆军部战略指导错误和陆军司令无能,建议统帅部建设轰炸机队伍,轰炸敌人的后方,摧毁敌对国人民的反抗意志。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建议却为他带来了牢狱之灾,陆军军事法庭判处他一年羁系并迫令退役。    身陷囹图的杜黑并没有气馁,仍在思考空中作战的理论问题,他相信总有一天他的理论会被认可的。

    这一天终于来了。1917年,意军在卡波雷托战役中遭到惨败,全国震惊。政府下令对这次战役失败的原因举行观察。

观察中发现当年杜黑对陆军部的建议和品评是正确的,于是决议恢复杜黑的名誉,并任命他为航空处主任。今后,杜黑如鱼得水,致力于空中作战理论的研究。

    1921年,杜黑出书了他“制空权理论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制空权》。在这部著作中,他开宗明义:“航空为人类开发了一个新的战场。”他认为,未来将有三个而不是两个战场,原来控制陆地和海上战场的武士,必须学会防御空中攻击,明白掌握制空权。他第一次给制空权下了一个比力科学的界说:“制空权是指这样一个态势,即我们自己能在敌人眼前航行,而敌人则不能这样做。

”他指出,获得制空权就意味着胜利,反之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最终失败。    如何夺取制空权呢?他认为,陆地和海洋上面的天空是一个不行侵害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空间运动的航空兵是不能附属于陆水师的,因此必须建设一支独立的空军,唯有这样才气真正看出能在新战场上作战的一个实体。独立空军建设后,必须通过空中进攻才气充实发挥飞机的奇特性能,夺取制空权。

    制空权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杜黑制空权理论问世后很快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空军建设的圭臬。

只管由于杜黑缺乏实践,他的理论有很大的预测性、主观性和片面性,但它给世界军事生长带来了重大影响,人们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并誉苦黑为“战略空军之父”。     四、《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时间:1890年,作者:马汉(美国)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马汉        马汉一生致力于水师战略理论研究和著述,共留下专著二十多部和论文130多篇。《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是1890年出书的,它是马汉海权论的第一部乐成之作,是海权论三部曲之第一部,也是马汉海权论的奠基之作。    书中,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生长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水师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

他认为,海权的生长属外线作战,以攻击为主要任务,陆权则以防御为主;有优势之水师,优良的外洋基地、海港,才气与敌人抗衡,发挥海权之气力。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1783》在美国再版32次,险些被所有欧洲国家翻译出书。英国的评论家把这本书看作为他们的军官和政治运动家应遵循的原则的说明。德国天子下令将此书的译本放在他的新水师的每条舰船的舱室里供军官阅读。

日本政府特别下令将本书的译天职发给陆、水师军官、政治首脑和学校。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马汉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美国的军事院校和军事理论研究机构均把本书列为必修的课程。     因此,海权论不仅成为美国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门,而且它对西方国家和前苏联的水师建设和水师战略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五、《装甲战》,时间:1932年,作者:富勒(英国)    缺乏工业、制造能力和灵活车辆的国家将无力抗击外国的入侵。——富勒        英国人富勒于1932年揭晓。

这本书是关于机械化战争理论的代表,被奉为“机械化战争的圣经”。    富勒认为,未来战争主要是机械化战争;未来的军队不应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而应由摩托化游击队伍、第一线机械化队伍和第二线非装甲队伍组成;目的、进攻、集中、节约军力、灵活、突然性、宁静和协同、简明仍是举行机械化战争的基本原则,但更要注意用瓦解敌人士气的方式来取代军事气力摧毁敌人的方式;进攻是机械化战争的主要样式等。

    最早对富勒的思想感兴趣的是德国人。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甚至能大段背诵《装甲战》中的内容。

在富勒提出“瘫痪战”、“纵深战”、和“合成队伍”理论的指导下,德国人开始了大规模使用装甲气力举行突击作战。在1939年至1941年的欧洲,涂着铁十字标志的坦克和装甲车集群在“容克死神”的配合下,像黑夜里的闪电一样流通,突破―合围―再突破―再合围,一次次催垮对手的战斗意志。

古德里安、隆美尔、巴顿、蒙哥马利……这些辉煌的名字都与《装甲战》精密联系在一起。    直到今天,整个世界的陆戎衣备体制,仍在遵循富勒当年的计划。     六、《战争艺术概论》,时间:1838年,作者:若米尼    战争艺术是永远存在着,尤其是战略,岂论在恺撒时代,还是在拿破仑时代,都是一样的。

——若米尼        若米尼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是瑞士人,一生却主要为两个敌对的大国——法国和俄国效劳;他虽然连低级步兵学校都未进过,但却成为西方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没有显赫的门第,却获得了拿破仑的赏识并被俄军授予上将军衔;他撰写的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被西欧各国普遍列为权威性军事课本,曾是美海内战南北两军军官们囊中的必备读物。      《战争艺术概论》总结了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履历,凭据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战争基本远离,提出了许多其时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原则、方法和形式。    该书涉及的规模很广,关于战争问题的主要看法可以总结为:  ·对战争史的研究是战争艺术原理的唯一理论基础;  ·战争远非是一门准确的科学,而是一出令人恐怖、充满激情的戏剧,是一种艺术;  ·战争简直有几条为数不多的必须遵循的配合原则;  ·全部战争的钥锁在于集中主要军力,攻击敌军一翼或一点;  ·战略是举行战争的艺术,而大战术和战术则是举行征战和战斗的艺术;  ·进攻优于防御,进攻是一种最努力的战斗类型,而防御则是为在适其时机转入进攻所接纳的暂时待机行动;克敌制胜的唯一方法,不是实施旨在威胁敌人交通线的灵活,而是征战;  ·为了打败敌人,必须接纳坚决的战略,坚决把主动力投到决议点上,力图对敌翼侧接纳迂回乌黑时,则应从正面举行闪电突击;  ·当不行能从敌翼侧接纳迂回乌黑时,则应从正面坚决突破,先将敌伶仃支解成几部,然后予以各个击破;  ·初战获胜后,应适时转入坚决一连的追击,以求全歼或彻底打垮敌人。

  《战争艺术概论》一书问世迄今,虽已过一个多世纪,但仍有耐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而深过错的影响,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该书以战争实践为基础,在不少问题上强调治论重要,实践更重要;学问不在于博,而在于精;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军力;正确认识原因和效果,现象和本质、一定的关系;凭据情况运用战争艺术原则;战争绝不是数学行动;阻挡绝对论,认可相对论;攻防可以相互转化;依据情况修正作战计划;精神气力能发生物质效应;对群众的意见既重视,又不依赖。凡此种种,无不在一定水平上反映着作者的辩证法的思想。

     七、《制胜的科学》,时间:1796年,作者:苏沃洛夫(俄国)    打退敌人是失败,而消灭敌人才是胜利。——苏沃洛夫        《制胜的科学》是俄国伟雄师事统帅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1729—1800)积多年作战和训练的履历撰写的一部军事名著,集中反映了十八世纪俄国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曾对欧洲和厥后苏联的军事思想发生深远影响。  整书分为两部门,第一部门“分队反抗演习或演习前的训练”是供主座用的,主要是论述苏沃洛夫的训练方法。

第二部门是向士兵口授必须的知识,其中包罗武士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有关在差别作战情况下如何举行战斗的指示。  其主要思想看法是:  1、人是制胜的决议因素,因此应当把人置于优先位置来思量,要注重战前对士兵举行严格的练习和实行铁的纪律,使每个士兵确信自己有气力,勇敢向前。

士兵这一名称理当包罗军队中的所有人,上至最高级的将军,下至最低层的火枪兵、骑兵和步兵,这些人无破例地都要经受严格的训练。要使士兵成为本事高明的战士,成为自己祖国的可靠卫士,就应该明白如何训练,如何作战。为此,应该让队伍通过演练来熟悉战争中的种种现象,这些演练又必须很是靠近于实战,这样,士兵就会把真正的战争看成不外是演习而已。

“训练从难,征战易。训练从易,征战难”。而武士听从下令是保持秩序井然的基础,军队的坚强指挥是建设在听从下令的基础之上的,故听从应该是绝对的,任何下属对上级的下令不仅不得争辩,就连议论也不许可。  2、战略行动的基本方法是进攻,无论是对不设防的野外,还是设防的城堡,都要坚决举行进攻。

“军事学术之真谛,是从敌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进攻敌人,而不是接纳间接的迂回方式靠近敌人。只有的勇敢的进攻才气制胜。

”  3、战术的基本原则是:“视察”、“快速”、“猛攻”。视察的实质是要善于判断敌情和地形,实时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快速是要求队伍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突然性。军队为实时赶赴前沿阵地或占领有利的时机和阵势,必须善于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路。从这层意思上说,脚是决议胜利的基本条件;猛攻的体现是在敌人聚集军力和准备反抗之前发动进攻,而猛烈攻击是战斗中的主要形式。

AOA官方入口

在战争决议胜负的关头,用强有力的火力和刺刀突击,狠打猛追。  4、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气力,“打退敌人是失败,而消灭敌人才是胜利”。集中军力武器于决议性的偏向上,分批消灭敌人,而不要把队伍疏散布成警戒线。

  5、战争中没有一成稳定和一劳永逸的牢固原则,一切都要凭据敌方特点,以及难以预料和变化无穷的条件而定。如:用线式纵队攻击正规队伍,用方阵敷衍异教徒,都是适例。

在注重进攻的同时,在个体情况下也可接纳防御,为生存军力遁迹优势敌人的突击而实施须要的退却也是完全可行的。  《制胜的科学》集中反映了苏沃洛夫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治军之道,包罗军事成就、军事思想、指挥气势派头和指挥艺术等,影响俄国军界好几代人。

十月革命后,列宁审批的第一本红军战士手册中,也引用了它的主要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级苏军将领对苏沃洛夫的治军方略和战术原则备加推崇,苏维埃最高主席团还于1942年7月颁布了制定一、二、三级苏沃洛夫军事勋章的下令。

《制胜的科学》与其作者的名字一起,受到世界各国军事理论家的广泛注意。     八、《论持久战》,时间:1938年,作者:毛泽东(中国)    战争的目的不是此外,就是“生存自己,消灭敌人”。——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这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无论军事上还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都很有借鉴意义。

  毛泽东认为,在我方弱于敌人时或情况倒霉于我方时应接纳持久战的计谋,只要接纳此计谋则必胜。在此情况下要杜绝“投降论”和“速胜论”,因为在敌强于我时这两种论调就不现实,一定导致客观失败。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罗:展现了抗日战争生长的基本纪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叙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气赢告捷利的思想;阐明晰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其实,论持久战这篇论文式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突出的地方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揭晓的,反抗日战争做了叙述,将抗日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守旧、我之准备抨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抨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现在再重读会发现,《论持久战》与其时抗日战争的历史情况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陈诉,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气非同寻常。

     九、《战略论:间接门路》,时间:1941年,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    如果获胜的国家自己也遭到惨重的损失,战后弄得精疲力竭,那么,纵然获得最具有决议性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利德尔·哈特      利德尔·哈特(1895-1970),英国军事理论家。

到场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

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照料。  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坦克、机械化步兵和飞机团结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

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在《战略论》一书中,他总结了从古希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30次战争,280多场战役,提出了“间接门路”战略理论。其要点是:  一、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以求到达政治目的艺术,它所研究的不仅限于军力的调动,而且要思量调动的效果。

  二、战略的乐成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的正确算计、联合和正确运用。战略的目的在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战斗只是告竣战略目的的手段之一。最完美的战略是那种“不必经由严重战斗而到达目的的战略”。

  三、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的方法包罗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选择反抗气力最小的门路对敌人实行迂回或前出到敌人后方要比对敌人实行正面进攻更利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真正的间接门路必须同时思量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四、战略分为战略和大战略两个条理。大战略的目的在于调治或指导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所有资源以求到达战争的政治目的,所以更应该重视整体气力,即财政、外交、商业和道义上的压力。

战略则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的运用,只限于研究与战争相关的种种问题。  五、作战的最基本原则是疏散敌人军力和集中己方军力,或者说集中自己的气力敷衍敌人的弱点。方法是己方疏散,引起敌人疏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

  六、战争有八条原则。一是“凭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的。”二是“时刻记着你的目的。

”三是“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门路。”四是“沿着反抗气力最小的门路行动。”五是“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的的作战门路。

”六是“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七是“当敌人有所警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实力去实行进攻。

”八是“当一次实验失利后,不要沿同一门路和接纳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开篇中还大段引述中国古代兵学家孙武的格言,可见他的“间接门路”战略深受孙武影响,反映了西方军事理论向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东方兵学的靠拢。     十、《绝对武器》,时间:1946年,作者:伯纳德·布罗迪(美)    原子弹是一种“绝对武器”,它不仅具有史无前例的庞大摧毁力,而且对传统作战方式和国防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伯纳德·布罗迪        《绝对武器》是美国早期核战略理论的代表作之一。由美国著名军事理论家伯纳德·布罗迪所编,内容包罗编者最早揭晓于耶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1945年秋季出书的第18号不定期刊物上的《原子弹与美国的宁静》一文,以及他在耶鲁大学的同事沃尔福斯、福克斯等人叙述核武器政治寄义的几篇文章。

  该书系统叙述了核战争的战略理论,论述了相互威慑理论的原则。厥后,这一理论曾一度被作为美国的核战略原则。其主要看法包罗三个方面:  首先,核武器的问世打破了人类武器的生长纪律――从前,每种进攻性的武器泛起不久,就会有相应的有效防御手段。

而核武器则差别,迄今为止,人类还未找到有效的防御手段。  其次,核武器建设了一个武器与战争关系的怪圈――人类研制武器原来就是为了战争时使用,但核武器的庞大威力使得其所有者不敢轻易使用――所以,各国生长核武器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是为了战时,敌人忌惮到自己的核还击能力而差池自己使用核武器。  第三,核武器改变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核武器降生之前,人们都认可克劳塞维茨关于“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的说法,但核武器降生之后,大规模和战争基础不能用于实现政治目的――双方甚至整个地球都扑灭了。  只管不至于像“制海权”与马汉,“制空权”与杜黑那样言必称之的水平,可是布罗迪在核武器控制与核战争理论方面的建树,是有目共睹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核战争的叙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理论深度与广度上凌驾《绝对武器》者如凤毛麟角,少数与《绝对武器》齐名的著作,也无不以布罗迪的理论为基础。直到今天,从各国举行核军控谈判和已告竣的协议来看,布罗迪的理论在其中的影响随处可见。


本文关键词:AOA体育官网,世界,十雄,师事,名著,一,、,《,孙子兵法,》

本文来源:AOA官方入口-www.astafirst.com

产品咨询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详细地址:

  • 留言内容: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电话

079-65987098

扫一扫,关注我们